只分享干货,已经没有流量了


Issue #60

只分享干货,已经没有流量了

Hi 大家这周过得好吗~ 成都还是好热啊,瑟瑟发抖不敢出门。在刷公众号的时候发现,又有前央视英语主播下场卖英语课了。英语这个赛道是不是太热门了,前有彦祖,后有无数自带光环主播,而且课程只卖399

其实我做知识分享类的视频很久了,最早是分享iPad用法。比如怎么用keynote做胶带,怎么扒网上的胶带,放到自己的手帐本里面使用,那个时候好容易10w+。并不是视频做得多好,主要是因为做的比较早,那个时候iPad博主没多少,另外就是大家确实也不太知道应该怎么用,让我这种讲干货的博主还有一些生存的空间。

但分享了一年我就发现:不行,我干不过他们。因为真正的手帐博主下场了,他们用iPad写出来的手帐就是比我好看,放在小红书就是比我有流量。

只是分享技巧和干货,远远没有晒好看的成果流量大。而且干货是有极限的,一个技巧翻来覆去讲自己也想吐。

现在网上生产内容的人太多了,干货是最好上手、而且最没有门槛的内容,简简单单就能用AI写几百篇图文出来。特别是在目前的中文互联网圈,最不缺的就是大量劳动力。搜索一下“郑州帮”,会颠覆你对互联网行业的认知,完全把高科技行业搞成工厂。一个团队一两千人,一天生产个几千条素材那是轻轻松松的事情。可以想象他们生产的到底是什么内容,干货、攻略就是重灾区。

大部分人经过这些信息轰炸一轮,已经很审美疲劳了,再让人点开干货简直太不人道了。这个时候只有给予情绪,才能获得一些关注

当然,给予情绪也并不是制造焦虑(虽然这个最有效)。讲案例故事、分享自己的真实经验,都是很有用的内容。像个真人一样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想法、尝试过的事、有哪些成功案例,就能让路人对你产生好奇,从而对你卖的产品感到好奇。

不带上情绪只是分享干货,在现在这个互联网环境下真的不行了。如果你正在做账号,但做的内容始终流量不好,一定要尽快调整内容方向,否则赶不上这个时期对内容的要求

本周产出

这周在家努力产出,把去东北的视频都剪辑完成啦~

一共四篇,在小红书上流量很不错!我发现东北真是一个自带流量的地方。已经有人在攻略下问酒店、包车的问题,小红书真是一个容易获得旅游客资的地方!

延吉攻略▶️ >>点这里查看

珲春攻略➡️ >>点这里查看

海参崴攻略▶️ >>点这里查看

长春攻略➡️ >>点这里查看

另外按照步调产出系统搭建相关的内容~

展示了定制案例🤗 >>点这里查看

自己目前的看书流程🧐 >>点这里查看

Notion的功能更新🫠 >>点这里查看

下周计划

这周天晚上好好研究了一下快捷指令搭配AI + Notion的配置,终于联通成功了!可以实现随口说话自动识别更新Notion的记账系统,用下来还不错。但是还有一些识别错误的问题,等我再优化优化,就会更新目前的记账系统了!

记账跑通了之后会用到任务管理上去,随口说话自动添加任务~我自己都期待住了!

API功能和JSON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中~有好消息了再来汇报!我们下周见!

那我们下周见咯!

用好工具撬动生产力,让生命活出两倍长度

效率提升、系统搭建、知识管理、出海卖课

欢迎扫码加私人微信

113 Cherry St #92768, Seattle, WA 98104-2205

取消订阅 · 账户设置

Shiki

爱上网的英语老师。苹果生态居民,Notion + Obsidian + Logseq + AI 重度用户。没有团队,只分享自己用过、体会过的一切!

Read more from Shiki
A daisy blooms among green foliage and small flowers.

Issue #59 方向不是别人给的,是弯路走出来的 Hi,大家周末好啊!从长春结束了东北之旅回成都了。这次去东北感觉真真不错,到处都干干净净,漂漂亮亮。在长春的这几天温度也很合适,二十七八度非常合适citywalk。 整个长春历史不长,城里面很多建筑、道路都是伪满时期留下来的,现在都修复得很好,用起来很够用。净月潭这个大湖,也是伪满时期才开始修建的水库!当年的长春确实是按照“新东京”的首都标准在打造,城市规划相当先进。 大概是因为近代历史的原因,伪满首都这张牌不太好打出来。所以之前提到长春,我也没啥概念,就知道是个大城市,有什么可以玩的吗?没想到这次去完全是大改观! 我们运气也很好,遇到了新民大街、人民广场整修好重新开放,听说东本愿寺也在改建中,很快要变成现代美术馆。作为伪满时期最好的见证,还有很多文旅内涵可以挖掘挖掘。这几天刷小红书看到很多当地人评论说:长春终于找到自己的赛道了! 连一个城市都要费劲吧啦给自己找定位,更不要说我们做自己的内容和账号了。...

Ocean view framed by trees.

Issue #58 普通人也能边旅游边赚钱,我是这样零成本搞副业的 Hi,大家这周过得好吗~这周想着避暑就来东北啦!确实比成都凉快点,但好像每到一个地方都听说是百年难得的炎热!在延吉打车的时候,出租车师傅直呼:大东北失守了啊!这两天在海参崴,导游也说今年特别热!这趟旅行算是亲身感受到了全球气候异常。 虽然身体放假了,但课程、模版还是有持续销售,7月份整体流量都不错,在小红书、B站、微信小店、私域本身都有持续出单,虽然没有月入10万,但还是非常满意了。再次应证了我之前的想法:在网上卖虚拟产品,可能是普通人最好的被动收入方式了。 一方面是这件事情是零成本投入,只需要有一根网线,有一台电脑,就可以开始。几乎所有平台都可以免费开店铺。自己琢磨研究产品,生产出来一个就能无限制地繁殖,拥有超高杠杆。 另一方面是产品成交路径很短,所有流程自己都可以控制。从产品生产、宣传、物流一个人都可以搞定。做电商最怕的就是物流出问题,各种退换货,产生的运费可能都会吃掉产品的一大部分利润。但虚拟产品不一样,几乎没有物流环节,能省掉很大一部分操心的环节。...

Yellow flowers bloom in a green field.

Issue #56 低效的真相:做无意义的重复动作 Hi 大家这周还好吗~ 这周,我帮一家国际幼儿园搭建了一个招生管理系统。在我接手之前,他们的整个流程竟然有七个表格要填。 进线客户有一张表,确认到访之后,得再把同样的信息挪到另一张表。到访记录要重新填一次,付款信息又得重新记录一遍。等到做月度统计时,有需要把数据手动录入进去,中间人工操作的流程太多,哪一步都有可能出错。 在搬数据这件事上,花了很多时间。 梳理完流程之后,我用 Notion 帮他们搭建了一个全新的系统,让数据“自己”动起来。 现在,他们只需在客户第一次进线时录入信息。无论客户之后是到访还是签单,所有的档案都会自动显示,不再需要重复输入。每一次到访的数据,都会和客户的历史行为自动关联起来,就像在翻一份完整的客户故事。最终,这些数据会流向月度统计页面,目标完成情况清晰到一目了然。 这个过程让我再次确认:高效的团队不是多做了什么,而是少做了无意义的动作。 五个人填七张表,或许还能凑合。但五十个人填七十张表呢?混乱和错误一定会接踵而来。...